今日上市:宏鑫科技
小女孩從小看著媽媽和婆婆們都躲在廚房伺候男人,如果沒有人告訴她們「這個現象很奇怪」,她們自然也會學習成為一樣格局的女性——一個躲在廚房裡的媽媽,然後變老,成為一個躲在廚房裡的婆婆。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過往中風治療黃金期認為是3小時,但根據最新研究的結果,台灣自2018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治療黃金時間可以延展至4.5小時,但重點還是在於若能越早處理,就有越好的恢復機會,因此民眾對於中風症狀一定要充滿警覺。
「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時間」。禁止餵食病人任何液體,因為中風的副作用可能吞嚥功能降低導致嗆咳,進一步造成吸入性肺炎。出血性中風則是當大腦中的血管出現破損的時候,造成血液至大腦外,引發後續腦部壓迫與灌流不足等狀況,發生的原因包括高血壓、動脈瘤破裂、動靜脈畸形、蜘蛛膜下出血等因素。中風治療,時間是關鍵 由於缺血性腦中風會直接導致腦部灌流不足,但若是能快速解決阻塞狀況,後續都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恢復良好。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
發現中風絕對不能做的事 禁止搖動、移動,移動頭部可能造成腦部出血情形惡化。突然舉步困難,覺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開打,全球能源也開打隱形戰爭。
接著考慮自己的限制條件,國家經濟發展目標、企業生存、社會穩定、民生福祉、有限的能源選項、各國的看法不一致、各地民眾的反對聲浪,還要維護歐盟的國際形象等。宣示目標不代表達到目標,詳盡的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roadmap)是基本要件。在這種情況下,達到淨零排放不簡單,從宣示(pledge)到計畫(plan),並且認真執行(proceed)後,才能有成果報告(publish)。現在,一場全球能源博弈已然再度開啟。
天氣若很冷,家中需要開暖氣才能維持基本健康溫度(譬如15度C),我可以使用燒煤取暖、燒天然氣取暖、電熱器插電取暖等方式。但不用核能,再生能源增幅不足,能源轉型已經危及了能源安全,向俄羅斯買天然氣於是成為最佳選擇。
在未來的幾個月,歐洲議會與理事會將深入討論,由於支持的國家佔歐盟的大多數,一般認為將會通過。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用戰略角度思考碳中和與淨零排放,規劃好大系統與相應的子系統,要承認不可能同時達到所有目標,並且尊重科學與工程專業,讓工程師解題,想清楚目標的順位在哪裡,面對氣候變遷已成為緊急狀態的不變趨勢,隨時因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情勢變化。首先,我們要先確認這是在什麼實體範疇內做決策,全球?區域?國家?縣市?很明顯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而能源的供給與使用具有區域特性,與地緣政治密切相關,且能源之間有其博弈關係。在元宇宙中,我們把自己想像成造物主,但元宇宙也得用電。
每一種選擇都有來源、設備、安全、環保的問題,而我的預算還有限。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烏克蘭情勢已經牽動全球原油價格大幅震盪,我們仍然靠著老招:電價平穩基金和油價上限,透過國營事業的虧損來緩衝眼前的挑戰。眾所周知,歐盟一直在因應氣候變遷、倡議與實踐能源轉型上扮演模範生與領導者的角色,大力推動能源從化石燃料轉向再生能源,令油商不敢再大幅投資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你可能注意到,沿著波羅的海連結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輸送管線,持續成為討論的焦點,因為德國需要從俄羅斯輸入大量天然氣來發電/供暖。
最後,我必須作個決定,不管選什麼或什麼都選一點,室內溫度必須15度以上。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98%以上的能源靠進口,我們的電網並未與其他國家連結,無法像反核的德國可以向法國買核電,民眾對於鄰近供電設施慣常反對。
那麼,如果2050淨零排放成為諸多目標中的首要目標,這個「多目標」決策中的其他目標該妥協到什麼地步,才能確保這個決策是「有解」的呢? 解法也就跟歐盟一樣:全局思維,務實決策。但是,低價便利和污染排碳經常相伴,自由自在與承擔責任同時存在。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能源政策並不僅限於領導人的理念、國家的政策方向,而是牽涉到能源博弈、地緣政治及國際競爭的全球布局。能源之間有相互競爭與取代的關係,關鍵是要達到基本目標。當自己需要別人家的天然氣,還要另外拉管線時,就很難當個文青。1970年代我們其中有許多人經歷過能源危機,目睹過各種能源資源彼此相互替代的供需競合以及地緣政治外交爭奪。我們來思考一個生活情境。使用全局思維務實決策就是必然,不是選項。
天然氣發電也是火力發電的一種,怎麼都放進了永續能源呢?德國主張非核,同時又棄煤,為什麼使用天然氣? 碳中和理想很飽滿,能源現實很骨感 任何能源政策調整都牽涉到能源博弈、地緣政治及國際競爭的全球布局。這兩年北半球冬季嚴寒,歐、美、亞買家罕見地在夏季開始搶購建立庫存,在歐盟國家的電力市場中,電力的最終價格和用來滿足預期需求的「最昂貴燃料價格」掛鉤。
碳中和的本質是競爭,一場全球規模的博弈,領先者將能制定遊戲規則而教育部長年的被動、甚至不作為,任由私立大專院校的亂象叢生,直到近年來外籍留學生遭剝削的醜聞頻頻發生,教育部的責任同樣該被嚴厲究責,而非任憑教育部矇混過去。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教育部長潘文忠 面對外籍生遭剝削的醜聞所反映出的高教危機,已經不僅僅是教育部所能處理的問題,正如有識者所言需要勞動部、外交部等部會的共同處理,至於背後結構性、系統性的高教問題,更需要總統及行政院院長的主政者層級的直接處理。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也為有關單位長期坐視這種行徑的不作為感到憤慨及無奈。反之,任憑高教危機持續惡化,所衍生的種種亂象,包括外籍生遭剝削的情況,只會越演越烈,讓台灣高教的沉淪不知伊於胡底。不過,這並非首次外籍留學生遭到剝削的醜聞,近年陸續傳出康寧大學斯里蘭卡留學生被迫非法打工、建國科技大學印尼留學生被迫超時工作、明道大學史瓦帝尼留學生被迫在雞肉工廠工作等案例,顯示出這種不肖大專院校高層、人力仲介再加上黑心企業三者共謀的壓榨、剝削留學生的現象,已經成為今日高教亂象中的一環,特別是在處於後段班的私立大專院校更是嚴重。本文經新公民議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不得轉換雇主,導致雇主盡可能壓低勞動條件」移工大遊行行前記者會,盼自由轉換雇主 總是以「人權」為榮的台灣,其實長期姑息移民收容所的虐打事件 稀釋的人力資本:三個制度原因,導致台灣的高等教育「重量不重質」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正如筆者之前在網路媒體為文〈從紀錄片《上學去》看台灣高教危機〉所強調的,今日的主政者和相關主事者其實已經沒有繼續迴避、冷處理這場危機的餘裕,當高教危機所延伸的外籍生遭剝削醜聞已經引發公憤、甚至影響到台灣國際形象之際,主政者和相關主事者還能繼續迴避下去嗎? 只要教育部乃至於相關主事者抱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面對高教危機衍生的亂象,不敢直面問題癥結,那麼下一個外籍生遭剝削醜聞的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永無根絕的一日。
而吾人不能不指出這些留學生遭剝削的醜聞,正是今日台灣高教危機的病徵之一,當私立大專院校因為少子化面臨招生不足的存亡危機,不少處於危機邊緣的私立大專院校經營者遂將腦筋動到招收東南亞、南亞及非洲的生源,但是在缺乏嚴格監督的招生程序以及配套措施不足的情況之下,使得這些抱著憧憬跟有心向學的留學生往往容易成為不肖大專院校高層、人力仲介再加上黑心企業共同壓榨、剝削的受害者。稍後,在檢調單位的偵辦下,該校遭到搜索,並羈押前推廣中心主任等人,相關調查仍然在持續中。
試看現在《私校退場條例》在立法院備受爭議的審議過程,甚至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高教工會質疑是否淪為「假退場、真圖利」,就知道要斬斷這條利益鏈並非易事。文:局外人 月前中州科技大學被媒體《報導者》揭發涉及剝削烏干達等非洲國家的留學生,迫使這些留學生在惡劣的待遇及條件下作廉價勞工,消息一出引發社會譁然。
當台灣公眾因為受害留學生當事人向《報導者》痛訴其遭遇,以及進退維谷的困境時,實在不能不為此感到羞愧及憤怒文:局外人 月前中州科技大學被媒體《報導者》揭發涉及剝削烏干達等非洲國家的留學生,迫使這些留學生在惡劣的待遇及條件下作廉價勞工,消息一出引發社會譁然。Photo Credit: 中央社 教育部長潘文忠 面對外籍生遭剝削的醜聞所反映出的高教危機,已經不僅僅是教育部所能處理的問題,正如有識者所言需要勞動部、外交部等部會的共同處理,至於背後結構性、系統性的高教問題,更需要總統及行政院院長的主政者層級的直接處理。也為有關單位長期坐視這種行徑的不作為感到憤慨及無奈。
反之,任憑高教危機持續惡化,所衍生的種種亂象,包括外籍生遭剝削的情況,只會越演越烈,讓台灣高教的沉淪不知伊於胡底。當台灣公眾因為受害留學生當事人向《報導者》痛訴其遭遇,以及進退維谷的困境時,實在不能不為此感到羞愧及憤怒。
試看現在《私校退場條例》在立法院備受爭議的審議過程,甚至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高教工會質疑是否淪為「假退場、真圖利」,就知道要斬斷這條利益鏈並非易事。本文經新公民議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不得轉換雇主,導致雇主盡可能壓低勞動條件」移工大遊行行前記者會,盼自由轉換雇主 總是以「人權」為榮的台灣,其實長期姑息移民收容所的虐打事件 稀釋的人力資本:三個制度原因,導致台灣的高等教育「重量不重質」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而教育部長年的被動、甚至不作為,任由私立大專院校的亂象叢生,直到近年來外籍留學生遭剝削的醜聞頻頻發生,教育部的責任同樣該被嚴厲究責,而非任憑教育部矇混過去。不過,這並非首次外籍留學生遭到剝削的醜聞,近年陸續傳出康寧大學斯里蘭卡留學生被迫非法打工、建國科技大學印尼留學生被迫超時工作、明道大學史瓦帝尼留學生被迫在雞肉工廠工作等案例,顯示出這種不肖大專院校高層、人力仲介再加上黑心企業三者共謀的壓榨、剝削留學生的現象,已經成為今日高教亂象中的一環,特別是在處於後段班的私立大專院校更是嚴重。